“本来是80元的公益票,黄牛随便加了个5,票面就成了580元,涂涂改改,转手一卖,就是暴利。”昨日,上海大剧院公关部经理武鹏告诉记者,最近他们遇到了一个比较集中的怪现象:常有观众从黄牛手中高价购买价格被涂改过的低价演出票,结果在检票口吃了闭门羹,因为按照有关规定,票面更改过的演出票被视为废票。
黄牛卯上公益票,涂涂改改再倒卖,这样的蒙骗方式算不得高明,却屡屡得手,上当观众只得吃下哑巴亏。昨日,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类似问题如今在申城演出市场并不鲜见,对此,上海大剧院方面向记者透露,即将全面推行“公益票实名制”,以遏制黄牛,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。
黄牛趁黑倒卖
“最近,常有观众从黄牛手中高价购买价格被涂改过的低价演出票,对持有票面更改过的演出票的观众,我们将不给予入场,请仔细查看票面须知。最近热演的音乐剧《猫》,票房还有很多价位的票可售,请观众尽可能通过正当渠道购买!谢谢您的配合!”这几天,上海大剧院官方微博上的一条“特别提醒”,引起很多人的关注。
黄牛随意改票价,观众辨识不出,竟上当购买?在21世纪的今天,这听上去有些匪夷所思,但现象的确存在,“黄牛涂改卯牢的目标,主要集中在老少皆宜、大众关注度高的热门剧目,以及为了服务市民的低价公益票上”。武鹏告诉记者,正在上海大剧院热演的中文版音乐剧《猫》,开演第一个月就接连遭遇了“涂改票”的状况,几乎每场都有观众被查出,少则两三个,多则三五个,“后来我们值班经理加强了对这种情况的清理,在官方微博上我们也呼吁、提醒观众,不要擅自从黄牛手中购票,所以这个月情况好了很多”。
这绝非个案。昨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沪上几家主要剧院不约而同都遇到过类似的“涂改票”。上海音乐厅副总经理方靓向记者坦承,有的包场演出门票上的“非卖品”被黄牛贴掉后,向观众漫口开价;一些公益低价票被改了高价后,卖给求票心切的观众;最离谱的一次“涂改”,黄牛竟然将座位第21排的1抠掉,直接以所谓第2排的高价卖出,“偏巧那天,因为演出内容的关系,离舞台最近的是从第4排开始的,根本没有第2排,观众无奈吃了哑巴亏”。
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由于目前申城各大剧院的公益票发售渐成体系,一张80元的低价票,相比三四百元的演出门票均价,利润空间较大,黄牛们就此“钻空子”,趁着晚上入场时分光线暗,观众急于看演出的心理,屡屡得手。然而,这逃不过检票口的把关,最后吃亏的还是掏了钱的观众。
剧院打击出新招
如何遏制黄牛,让真正热爱艺术的观众买到价格便宜的演出票?几乎每家剧院都绞尽脑汁,不断完善着各自公益票的发售方式。比如上海音乐厅,每次公益票发售现场,票点工作人员都会特别留意几张老面孔,若是平日经常出没于票房的黄牛,就严格限购每人2张,以保证低价票辐射面的最大化;又比如东方艺术中心,每场演出都提供学生票,但必须票、证统一才能入场,杜绝了钻空子。
针对黄牛卯上公益票,涂涂改改赚利润的新情况,昨日,上海大剧院再出新招,宣布首度尝试“公益票实名制”。公关部经理武鹏告诉记者,从周五开始,上海大剧院的公益票发售由此每月一次改为每日发行,每天早上9:30开始发售当天演出的公益票,观众凭本人身份证限量购买。为了抑制黄牛购买公益票再倒卖,大剧院此次推出了实名制措施,届时,每张公益票上都会标注购买者的身份证号,入场时观众须出示身份证。此外,票张登记的身份证号码不得涂改,否则将被视为废票处理。为了让公益票发售透明化,剧院方面将在票房现场、官方网站和微博上,提早一周预先公布下周每天的公益票发售张数,做到信息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