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花上春晚拧出剧场味 不靠定场诗也能赢掌声
2012-02-02 09:01:05   来源:中国综艺网   

小品《今天的幸福》的主创人员讨论创作
小品《今天的幸福》的主创人员讨论创作
开心麻花的演员和蔡明共同表演小品《天网恢恢》
开心麻花的演员和蔡明共同表演小品《天网恢恢》

  “三思啊”、“以德服狗”、“妈妈高估你了”、“半根黄瓜炒四盘菜”、“失信于女人何以取天下”……央视春晚结束之后,一些小品台词又成为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流行语。不过,今年创造这些流行语的不再是哪个小品大腕儿,而是央视春晚上的一支新生力量——“开心麻花”。

  其实,对于戏剧爱好者们来说,开心麻花的名字并不陌生。从打造小剧场话剧起家的这支创作团队,已经成为京城喜剧演出的重要招牌,甚至还组建起了开心麻花文化发展公司。

  在今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,开心麻花可谓四面开花:他们不仅单独创作表演了小品《今天的幸福》,还派出两名签约演员与蔡明搭档出演《天网恢恢》,就连郭冬临演出的小品《面试》中,也有他们的演员。一个团队能“拧”出这么多“麻花”,难怪不少观众说,今年央视春晚的小品有一股“剧场味儿”。

  不靠定场诗也能赢掌声

  从除夕到现在,闫非的这个春节过得并不轻松。作为小品《今天的幸福》的导演,春晚结束之后,他一直在关注观众的评论,跟踪台词流行趋势,希望总结出一些创作经验。“我们一直想树立自己独特的气质,一种年轻人的气质。”闫非觉得,《今天的幸福》的独特之处在于不靠明星脸,而是靠故事情节的层层推进,让观众自然而然地笑出来。

  《今天的幸福》一亮相,就和传统春晚小品不同。没有俗套的三句定场诗,而是用一句台词直接切入故事:“你说你让我假装谁不好,非得让我假装你儿子。”对于这种结构上的创新,闫非的说法是:“定场诗是一种积极应和观众的状态,也是要掌声的办法,但用在我们身上效果未必好。”在他看来,开心麻花反而要追求一种冷冷的劲头。

  开心麻花文化发展公司总裁刘洪涛则分析说,在戏剧结构上,以前的春晚小品往往是在演一个误会,但开心麻花的小品演的是错位——情节的错位,语言的错位和人物的错位。而在情节上,《今天的幸福》也比以往的春晚小品塞得都要满。16分钟左右的节目,悬念一个接一个,情节发展很快,吊着观众的胃口。

  另外,和常见的春晚小品不同,开心麻花的演员们很少面对观众演戏。“那不是我们的气质。”闫非说,在剧场演出话剧的时候,人物对话时大多与观众席呈90度角;为了适应电视播出,才调整为呈八字步对话的样子,但也没有完全对着观众。“这样做,同样是为了让观众把注意力放在情节上,而不是放在个体演员上。”

  不拿方言开涮也有笑声

  如果仔细揣摩就不难发现,这些年轻演员的表演方法,和常见的晚会小品表演不是一个套路。以往春晚上的很多小品表演,要么以夸张的方言取胜,要么靠卖力耍宝博得一笑,但《今天的幸福》看下来,却没有这些俗套的东西,反而营造出一种“小轻松”的感觉。

  “太松了,再使点儿劲!”排练过程中,春晚语言类节目导演不停地这样督促开心麻花的演员们。在演员沈腾看来,“使劲儿”是很多春晚演员的共性,“恨不得一上来就吆喝。”但这些新人想要的是一种“小随意”,再加上年轻人的一点儿“小犯浑”。沈腾的那句“妈——妈”,尽管笑果出色,但他却表现得轻松自然。

  《今天的幸福》中三位主演分别来自黑龙江、北京和安徽。表演过程中,只有沈腾说话带一点儿东北腔,可他却并没有刻意拿方言当笑料。事实上,开心麻花文化发展公司共有签约演员20人,其中一半是东北人。公司三大导演沈腾、闫非、彭大魔,分别来自黑、吉、辽三省。但开心麻花参演的三个春晚小品,全都没拿方言做文章。

  初审时来了一群“粉丝”

  “有春晚的创新观念和导演团队的坚持,才有我们的奋力一搏。”回想起参加春晚的经历,开心麻花团队的制片马驰很是感慨。其实早在2010年和2011年,央视春晚就曾向团队发出过邀请,但是双方在剧本架构阶段曾出现分歧,最后只能作罢。去年8月,央视龙年春晚导演组再次找到开心麻花的时候,却给了这群年轻人很大的创作空间。

  去年10月,位于五棵松的影视之家内,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会议室里,《今天的幸福》初审开始了。本来参加初审的只有4个导演,结果一下子来了20多人,这其中有各类别节目的导演、制片、宣传,把小屋都挤满了。“原来他们都看过开心麻花的剧场演出,都是‘粉丝’。那次哈文说,我们是真被逗乐了。”马驰透露。

  后来的二审、三审、终审,开心麻花一路顺利闯关。很多时候,为了维护“麻花们”坚持的理念,春晚导演组甚至会替他们出头,争取更高领导的首肯。“我们很钦佩哈文的团队,他们中也有不少年轻人,我们求新的观念是一样的。”马驰说,正是导演组坚定地吸收新鲜血液的观念,才成就了他们这一次成功的春晚处女秀。

  幕后花絮

  新人亮相台词要干净

  在小品《今天的幸福》中,“邓(瞪)眼珠子”这个角色的名字令人印象深刻。其实,这个名字曾有过好几个版本,最初开心麻花的演员们想要叫他“马大傻子”,后来又改成了“刘(流)哈喇子”,但是央视春晚导演组却并不认可。导演组这样答复他们:“‘大傻子’、‘二傻子’这样的台词,明星大腕儿可以说,但新人就是不能说。”后来,演员们自己悟出了这其中的深意:“导演组这是在保护我们这些新人,让我们的第一次亮相是干干净净的。”

  “妈——妈”彩铃走红

  “跪求春晚‘妈——妈’铃声!”央视春晚结束之后,网上冒出了不少这样的帖子,可见这句台词是多么深入人心。可是观众并不知道,这句台词其实最初并不是包袱,而是在正式演出前10天才加上去的。演员沈腾回忆说,在一次秘密“压场”的训练表演中,他很自然地就回应出了一句令人发麻的“妈——妈”,没想到当时台下就笑“爆”了。于是,这个新的包袱就在作品中保留了下来,还录制成了手机彩铃供人下载。“哎呀妈啊,现在有彩铃,多少人占我便宜啊。发愁!”沈腾大笑着说。

相关热词搜索:麻花 春晚 剧场

上一篇:胡可亮相国家大剧院 话剧《欲望花园》即将上演
下一篇:中国儿艺《特殊作业》上演 洗脚引发感恩故事

麻花 春晚 剧场. . 5773. 24
分享到: 收藏